大多数老年人都有午睡的习惯,因为老年人体力下降,比年轻人更容易感到疲劳。对于大部分人而言,午睡并不是浪费时间,相反在中午及时的补充睡眠,能够让疲惫的身体和大脑得到及时的缓解,给身体各个器官“充电”。再就是经过一上午的工作活动,眼睛的疲劳指数直线上升,会产生诸如干涩、刺痛等症状。所以午睡能够帮眼球肌肉得到放松,而且泪腺也开始分泌泪水,滋润眼球,缓解眼部不适。老年人午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呢?
1、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群不适合午睡。老年人的平均睡眠时长变短,体力消耗减少,午睡可能会降低晚上的睡眠质量,长此以往会恶性循环。此外,睡眠时血流速度变缓,醒来后血压会产生波动,有诱发中风、心梗的疾病风险。
2、吃完午饭后不要立即午睡,午饭后30分钟入睡为佳。刚吃过午饭,人的胃肠蠕动加强,血液循环加快,这时入睡,心脏供血量少,也会影响全身和大脑的供血,睡醒后会更加疲劳。饭后30分钟或轻微运动15分钟左右,不仅能帮助消化,还能快速入睡。
3、午睡时间不宜过长。睡得时间过长的话,大脑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,促使脑组织毛细血管关闭时间过长,使脑的血流量相对减少,体内代谢过程逐渐减慢,醒后会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。另外,午睡时间过长会导致晚上难以入睡。
4、午睡同样也要盖好被子毯子,注意保暖,避免在通风口等地方入睡。人在入睡后肌肉松弛、毛细血管扩张、汗孔张大,容易受凉感冒,引起关节tetong。应该避免在通风口等风大温凉的地方睡午觉,因为睡眠中我们的毛孔处于张开状态,这是受了风凉极易引起感冒、肌肉关节的疼痛。
5、睡醒后不要立即起床,先清醒一下意识,在床上先躺半分钟,坐起后,在床边坐半分钟。然后再下床站立半分钟,再缓慢活动。这样一个过程后,身体各器官会适应变化,避免猛然起床给血管带来压迫,发生危险。
6、老年人不要坐着睡或趴着睡,这样会减少头部供血,醒后有头昏、眼花等现象发生。正确睡姿是躺在床上仰卧或侧卧,原则是不压迫内脏器官,这样才有利于休息。如果没有办法就靠着椅背睡觉,有利于全身的血液循环。